每年到了農歷二月初二,陜南家家戶戶都要炒苞谷花。“沙沙”的聲響夾著“嘭、嘭”的爆花聲,飄來一陣陣特有的清香。炒出來的苞谷花,形態像棉花,吃到嘴里脆、酥、香。大人、小孩都愛吃。就在這小小的苞谷花里還有一段故事哩!
![]() ![]()
本文內容來自1984年12月出版的漢中風物傳說
苞谷花的故事
胡漢源 (搜集整理)
相傳在很久,很久以前,陜南有一個木匠姓包,人稱他包木匠。他有一手好手藝。他做的家具結實耐用,合絲嚴縫。他在房檐上雕的龍、虎、鳳、都栩栩如生。他有一個女兒,名叫包花,長得如花似玉,聰明伶俐。父女倆相依為命地過日子。
當時,漢中有一個知府,名叫趙千。這個貪官即貪財又貪色。他聽說包花姑娘如此美貌,就想霸占。有一天,趙知府讓衙役把包木匠叫到知府衙內說道:“包木匠,本府到此地后,就聽人們說你的木匠手藝好,雕什么像什么。本府倒要見識見識?,F在本府命你在一粒苞谷上雕一朵花,限期三天完工,本府重重有賞。若是完不成,就讓你家姑娘前來伺候本府。記住,二月初二若是不到,就有殺頭之罪。”
![]()
包木匠出了知府衙門,緊鎖眉頭,腳步沉重的向家走去。
包花姑娘見爹爹一早就被兩個衙役叫去,到下午還沒回來,心里非常著急,就站在門口向大路上望去。太陽西沉、映照的天際像血一樣紅。包花姑娘望啊、盼啊。終于看到了爹爹。
“爹爹”包花姑娘迎了上去。接著又說:“你的臉色怎么這樣不好?是不是知府大人的話太兇,把爹爹給嚇著了?”
“哎”,包木匠答應著進了家門。
包花姑娘趕緊給爹爹泡了一杯茶,又給爹爹捶著背。邊捶邊唱著山歌:
太陽落山又落坡,
我等爹爹站山窩。
手搭涼棚來了望,
盼望爹爹早回屋。
“哎!別唱了。”
“爹爹,怎么了?你倒是說話嘛。”
“唉!今天知府把我叫去,讓我在一粒苞谷上雕一朵花,限期三天,到時候雕不出來,就讓你去伺候他。這可怎么辦呀?”
包花姑娘聽完爹爹的這番話,默默地進了自己的房間。
第二天,天剛亮,包花姑娘就起床,心事重重地去做飯。她端著一瓢苞谷進了灶房。燒著燒著、忽然鍋里發出“嘭、嘭”的聲響,包花姑娘趕緊揭開鍋蓋。原來鍋里沒有添水就燒起火。她抓起水瓢就要添水。忽然,包花姑娘停住了,兩只杏眼睜的很大,只見鍋里有一朵小花,白的像棉花,黃的像九月的黃菊一樣,真好看。包花姑娘伸手就把這朵花拿在了手里,仔細一看,原來是苞谷在鍋里爆出來的花。包花姑娘高興極了。她拿著這朵苞谷花向爹爹走去……
![]()
再說趙知府原來有意刁難,他讓包木匠在一粒苞谷上雕一朵花。想得到如花似玉的包花姑娘。這三天可把趙知府等得心焦如火。他等呀,想呀,終于三天過去了。天剛亮,趙知府就擊鼓升堂。
“今天是二月初二,我諒他包木匠本領再大也沒有在苞谷上雕花的功夫。趙二、劉三,現差你二人帶上衙役,前去捉拿包家父女,不得有誤。”
“是!”
趙二和劉三的話音未落,就聽見外面有人大聲喊道:“我來了。”
趙知府抬頭一看,就呆住了。只見大堂口一位年紀約十七、八歲的少女,身穿湖色衣衫,一雙杏眼黑白分明。面容猶如日照芙蓉,腰肢好似春風楊柳,身材勻稱,不長不短。大大方方地走進大堂。
趙知府看見這樣一位天仙一樣的美女,嘴上涎水流了一尺多長。忙道:“這位小姐,你姓甚名誰?大清早來到本府大堂有何事情?”
“民女是包木匠之女,名叫包花,今天特來給知府大人送苞谷花。”
趙知府看了看包花姑娘手中的苞谷花,又看了看站在眼前的這位美麗的姑娘。三角眼一轉說道:“好!姑娘,本府曾對你爹爹說過。按期完工,本府重重有賞。來人!取紋銀十兩賞給包花姑娘。”
“謝大人。”
“慢,你回去告訴你爹,本府明天登門拜訪。”
![]()
第二天一早,衙役們鳴鑼開道,趙知府坐著大轎,出了城向包家村走去。從城里到包家村要走好遠好遠的路,兩個轎夫抬的汗淋淋的,跑的氣喘喘的,趙知府還嫌慢。來到包家村,趙知府出了轎向包木匠家走去。到了門口,只見兩扇門緊閉著,一把大鎖掛上面。趙知府氣的兩撮八字胡一翹一翹。兩只手發著抖,歇斯底里的大聲叫著:“給我燒!給我燒!”
衙役們一把火把包家的房點著了,火光沖天,越燒越大。忽然一陣西北風吹了過來,火順著風向趙知府燒了過來。趙知府和衙役們抱著頭東奔西逃。逃著逃著只聽見“撲咚”一聲,知府掉進了村邊的一個大屎坑里。趙知府兩只手不停的撲打著喊著“救命呀,救命!”嘴里喝著尿。衙役們七手八腳的把趙知府拉了上來。趙知府頭頂沾著幾片屎花,渾身臭烘烘的領著衙役們回了城。
![]()
包木匠父女倆上哪兒去了呢?
那天,包花姑娘接過趙知府的銀子,知道他不懷好意?;氐郊抑泻透赣H收拾收拾,就連夜出走,離開了包家村,遠走高飛了。父女倆就走街串巷地炒苞谷花。從此世間就多了這一項手藝人。
|